7种小病最易拖成癌
肝炎
原发性肝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。数据显示,全世界每年新增50万100万病例。其中半数以上的病例在我国,乙肝病毒(HBV)感染与肝细胞癌发生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。
慢性肝炎的早期抗病毒治疗及预防肝硬化很重要,可以减少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率。
乙肝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预防母婴传播、血液传播及接种乙肝疫苗。
丙型肝炎现阶段没有疫苗,故需防止母婴传播、预防注射、输血、手术污染及性传播等途径。
慢性溃疡性疾病
口腔溃疡、胃溃疡十分常见,许多人常常不将这些小病当回事。但慢性溃疡长期存在可能发生癌变。
一般的口腔溃疡,经过适当治疗,710天就能痊愈,但如果同一处溃疡数周甚至数月还不见好,就该怀疑是口腔癌,到找医生看看。
胃溃疡也如此,反复发作的慢性胃溃疡有不少都发生了癌变。
糖尿病
有研究指出,糖尿病患者癌症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。所患的癌症包括子宫内膜癌、乳腺癌、前列腺癌、结直肠癌、胰腺癌等。这与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症发病率高有关,也与高血糖有关。
胃肠道息肉
许多胃肠道癌是由息肉恶变而成的,尤其是结肠腺瘤性息肉,癌变率更高。
有调查显示,结肠息肉患者结肠癌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,多发者可高出10倍。胃肠道息肉癌变受多种因素影响,如大小、病理类型、数目等,一经确诊应积极应对,妥善处理。
人乳头瘤病毒(HPV)
宫颈癌的发生大都与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有关,而这种病毒的传播往往通过性行为。
因此,尽量减少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恋中不安全的性方式。使用安全套是保护女性免遭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。
乳腺囊性增生
据统计,腺瘤样增生长期不愈的病例中,约20%可能发生恶变。
囊性乳腺增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机会是健康人的4倍。提醒患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要定期检查,以便及早发现,及早治疗。
甲状腺结节
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年龄、性别和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有关。
统计显示,女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。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,单个甲状腺结节,要注意排除恶性肿瘤。
如果发现甲状腺有肿块,要及时去检查确诊。
防肺癌,远离各种烟
肺癌位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,每年发病约78.1万例,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一直在涨,越来越凶险。
吸烟是肺癌的第一致病因素,特别是小细胞肺癌,99%跟吸烟有关。除了吸烟,环境也是肺癌的一大致病因素。
防肠癌,晨起排便
在所有癌症中,结直肠癌算比较仁慈的了,5年生存率在50%左右。但结直肠癌是一种富贵病,随着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,发病率也走高,不得不防。
养成晨起排便的习惯有助于预防大肠癌。人的肠道像弯弯曲曲的软管,坐着时,结肠的尾部会受挤压,使排便更困难。蹲着使肠道角度变得平顺,排便也更容易。
现在大多数人家里都用坐便,但也可以在马桶前放个小板凳,如厕时双脚踩在上面,模拟蹲位。排便顺畅了,肠道出毛病的几率就小,有利于预防大肠癌。
防胃癌,三餐定时
已有大量研究证实,胃癌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。山东省临驹县是我国胃癌的高发地区,调查后发现,当地居民特别喜欢吃腌制食品,口味较重。少吃腌制食品,盐大口重的也敬而远之。
现在年轻人加班熬夜、吃饭晚,都是胃癌的风险因素。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发现,38.4%胃癌患者吃饭太晚或时间不规律。
胃黏膜细胞每2~3天就要更新一次,且多在夜间肠胃休息时进行。如果吃得太晚,肠胃得不到休息,胃黏膜就不能及时修复,久之就可能会患上胃癌。
防肝癌打疫苗,严防乙肝
肝癌是最具我国特色的癌种,每年全球新增肝癌患者,一半以上都在我国。在我国,肝癌患者90%以上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,要防肝癌,挡住乙肝就成功了90%。
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、最简单的防肝癌途径,李强说:我不仅接种了乙肝疫苗,每年还定期体检,注意预防。
特别建议40岁以后的中年人尤其男性应每年定期体检,有5年以上肝炎病史者、肝硬化患者等高危人群,一定要定期做肝脏B超、甲胎蛋白等检测。
现在,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,很多人都在卫生条件不规范的美容场所进行文眉、文身等有创操作,或在消毒不严格的小诊所进行过牙科和针灸治疗,这样的人2~3个月后应进行一次乙肝病毒检查。
防乳腺癌,少烦恼,保持体形
高脂饮食可改变机体的内分泌环境,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,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。
当今生活方式西化导致膳食结构变化、肥胖率增加,这些是乳腺癌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。预防乳腺癌,需要坚持低脂、低糖饮食,避免肥胖,并坚持适量运动。
乳腺癌属于癌症中的幸运癌,乳腺癌发病有两个高峰,一是45~50岁之间,二是70~75岁之间。女性防乳腺癌,一定要盯好这关键10年,定期体检,筛查乳癌。
0571-86612967
地铁4号线在彭埠站下车D口出,沿明月桥路步行500米即到。